一夜鱼龙舞打一民俗词语

一夜鱼龙舞打一民俗词语(夜舞龙鱼——民俗解放)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悬挂着红灯笼、剪纸、春联,一派喜庆的气氛。而在广东、广西一带,还有一项颇有特色的过年活动——龙舞鱼灯。这项活动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人们向神灵祈求丰收、平安、幸福的表达。而其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一夜鱼龙舞了。

1、起源

夜舞龙鱼的起源还需追溯到唐代。相传,唐武则天皇帝在观灯时突然看到有一只龙灯和一只鱼灯在灯海中互相追逐,有如鱼龙般,于是命令制成龙鱼灯组合,并加入舞蹈中,从而形成了夜舞龙鱼的活动。不过,真正将龙舞鱼灯流传至今的,是明代的“迎神会”。

2、表现形式

夜舞龙鱼除了灯之外,还有众多表现形式。比如说,年轻人在节日期间可以组成龙舞队或鱼灯队,身穿五彩缤纷的龙袍或鱼袍,在夜幕下表演身体协调性极高的舞蹈动作;鼓乐声嘹亮,现场还有着数不尽的霓虹灯和烟花照亮,激发着人的参与热情。

3、象征意义

夜舞龙鱼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活动,同时也代表着通行已久的文化。其中,龙代表了民族精神,象征着福禄寿、人民团结、顺风顺水等寓意;鱼则代表了富贵流程,寓意着新年一年中要有一个鱼跃龙门(一举成名)的美好愿望。

4、传承与保护

夜舞龙鱼虽然在代表当地文化的同时,更是展示了华南地区地方民俗。但是,跟许多民俗一样,由于缺失传承,其日益存活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威胁。有人指出,在现代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城市地区年轻人失去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根脉,对民俗文化讲究不多。为了让这样的中国文化得到保护,研究与发扬活动必不可少。

5、结尾

夜舞龙鱼已经成为了一项值得推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体育活动,虽然地区限制较大,但是龙舞、鱼灯、爆竹也成为了一个文化传承、民俗保存、文化旅游、商贸经济等多重功能在一身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这也是民俗解放的生动体现。通过对夜舞龙鱼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与保护,有望为民俗文化的长远发展和保护筑就一道坚实的屏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