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王安石的创作背景

孤桐王安石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推行改革,进行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谁能告诉我王安石《孤桐》的译文

谁能告诉我王安石《孤桐》的译文

《孤桐》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安石。其诗词全文如下: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译文】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