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之士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这句话常用于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典出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尸佼的《尸子》,《尸子》一书为杂家学说,全书记叙了诸子百家对政治、经济、文化、学习等观点的看法。《尸子》共22篇,仅存十之二三。 原文...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是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译文 羊子曾经在走路的时候,捡到别人丢失的金子一块,就交给了她的妻子,她的妻子说:“我听说志士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何况是捡到别人的东西来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