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该成语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故事概括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率兵打败越王勾践,越国谋臣文种派人贿赂伯嚭,伯嚭劝吴王夫差接受了越国的投降,并要求勾践带着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勾践在吴国期间,忍辱负重,尽心尽力伺候吴王...

卧薪尝胆是谁
这个成语最开始的时候,来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直到后来南宋时期,才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极力了渲染勾践苦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