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一、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吃粽子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在五月初五那天爱国诗人屈原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后来慢慢发展,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吃粽子就成了一大习俗。 二、端午节吃粽子的象征意义 1、追恶鬼求福:起初粽子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 按照古人的说法,五月五日是邪恶的月日。祭祀活动必须在每年的5月5日举行,以消除瘟疫,驱邪求福。...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简介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与含义简介

起源: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 习俗: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