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故事

乐不思蜀的故事

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后主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迁居到洛阳居住。当时掌权的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的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而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

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

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蜀国灭亡后,刘禅投降,魏帝曹奂命刘禅迁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并封他为安乐公,给予他很多赏赐。刘禅对此很满足,心安理得地在异国他乡重过享乐生活。 一天,晋王司马昭请刘禅饮酒。席问,特地为他表演蜀地歌舞。在场的蜀汉旧臣看了,触景生情,十分难过,有的还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观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