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是几品官

知府是几品官

知府,官名,别称太守、府尊等,明代官制正四品,清代官制从四品。唐代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代时称“知某府事”;元朝废府设路,只在散府设有“知府”的官职;明代正式把官职名改为知府;清代沿袭明制,官职变化不大;辛亥革命后,撤销府一级行政区,知府遂废。 渊源背景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以府命名,始于唐代,“隋以前,未有府之名。其以京都称府者,自唐始。”唐代的府分三种:都督府、京都府与都护府。都督府为军区性质...
知府是几品

知府是几品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可通过荐举、外放、论俸截取或推升等方式选任;可升迁为道员、盐运使等。 正四品 “正四品”是古代的一种官阶。该官阶属于封建时期九品十八级官员等级中的第七级,低于从三品,高于从四品;也是古代嫔妃品级。 各朝正四品官职 隋朝 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光禄、卫尉等三少卿,太子左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