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全文翻译是什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全文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害怕。

6.暮:这里指“晚,末”。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里。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说得好啊!

20.善:好的,善良的。

21.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2.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23.好:喜欢。

24.为:作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27.炳:点燃。

核心句: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意思是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启示: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