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丘(《旄丘》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_《旄丘》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原文]旄丘之葛兮,(三家旄作何诞之节兮!堥。)叔兮伯兮,何多日也?(节、日,脂部。)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齐以作似。)(处、与,鱼部。久、以,之部。)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东、同,东部。)琐兮尾兮,流离之子。(鲁流作留。)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子、耳,之部。)[译文]山坡上的葛藤啊,它的蔓节怎么长得这么长?叔叔啊,伯伯啊!为何这么长时间不救咱?你们为何多日安居不出门?必有别人与亲朋。为何这么长时间不露面?必有其他啥原因。狐裘皮毛蓬松松,你们坐的车子不到我们这来偏向东。叔叔啊,伯伯啊!不为救难心不同。我们国小人贱位卑,流亡之人难回归。叔叔啊,伯伯啊!对我们的求助,只是充耳不闻笑微微。[评介]《旄丘》四章,章四句。此诗一般认为是西周的作品。关于此诗的作者、写的什么内容,历来说法不一。一说《诗序》谓为黎臣所作。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不能救,黎臣怨卫伯,作此诗以责之。一说是因为当时一些别国人民因受不了本国统治者的压迫或因不堪战乱逃到卫国,希望卫国的贵族们救济而不得所发出的感叹。一说认为是一个贵族妇女被遗弃了,漂泊在外,她丈夫有了新欢,对她的哀诉竟充耳不闻。余冠英《诗经选译》:“女子呼爱人为伯为叔或叔伯,在诗经里常见。‘叔兮,伯兮’语气像对两个人实际是对一人说话。”等等。但从诗中所描写的内容看,还是《诗序》说的近于诗意,是黎人流亡之臣所作。诗中写黎人遭流亡之苦责卫不相救所发的呼声。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曰:“黎臣劝君勿望救于卫也。”此诗在写法上也有一些特点。一章,诗人以兴起句“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此句是暗喻流亡之人逃到卫国的时间很长了,犹如葛藤一样绵延无限期。流亡之人触物抒情,以致发出感叹之音:“叔兮伯兮!”清姚际恒评之曰:“(二章)自问自答,望人情景如画。”

上一篇:八大豪侠结局

下一篇:吴克群资料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