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振国(滕振国《登万里长城》爱国诗词鉴赏)

滕振国现在怎样_滕振国《登万里长城》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滕振国

汉时关塞重卢龙, 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 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壁堠传烽静, 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控弦嗟往事, 一鞭冷月踏居庸。

康有为

本诗和前一首《过昌平城望居庸关》,都是光绪十四年(1888)夏历八月,作者到北京应顺天乡试未中,出游明陵、长城时所作。从作者游踪分析,本诗在后;原诗共二首,这里选析一首。

诗歌是诗人情志的外在形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这种情志,往往又是借某一事或物引发的,成语“触景生情”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一个诗人在同一时期、相似场合下创作多首诗歌,最难讨巧,最难见好,也最需功力。盖情事既近,难免意语雷同重复,徒取人厌。同样道理,如有佳作,则非大手笔不可,以深厚功力收同中见异之效。本篇和《过昌平城望居庸关》就当作如是观。

首联“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卢龙,汉唐要塞,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汉时属右北平郡。因是匈奴南侵要道,武帝曾拜名将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避之数岁,号其为“飞将军”。“长城第一峰”指八达岭。诗以议论开篇,与前诗通篇写景,寓情于景的手法不同,显得更为凝重。此联前句写史,有一种时间的纵深感;后句写峰,空间上突兀而起。时空交叉,一深一高,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接着四句写景,因是立马关山,俯视山川,与前诗的“望”中所见又大异其趣:“日暮长河盘大漠”,显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化来,但俯视远眺,视角不同,所以后者的重心是“直”、“圆”二字,而前者的“盘”字颇见精神。“天晴外部数疆封”,和“晴川历历汉阳树”意境相似,只是“长城第一峰”远比黄鹤楼为高,所以看得更远,直可数清长城以北的疆界。“清时堡堠传烽静”和前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意思相同,冷峻峭利,暗寓讽刺。既然朝政浑噩,武备松弛,难敌列强的侵略,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