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八大类型及例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的句子。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将病句归纳为八种类型:

1. 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例如:“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缺少主语)

2.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语言习惯,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例如:“我们今天开展的大扫除,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扬。”(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3. 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例如:“新课改后,我校开展各项活动,成立了读书、美术、舞蹈等兴趣小组。”(句子结构混乱)

4.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不符合语言习惯,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计算机的国家。”(定语和中心词顺序不当)

5. 重复累赘:句子中存在多余或重复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例如:“我多次屡次犯错,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我。”(多次和屡次意思重复)

6. 句式杂糅:句子中混杂着不同句式的结构,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例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使得同学们都羡慕她。”(因果关系和让渡关系句式杂糅)

7. 歧义: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可以有多种理解,导致句子有多个意思。例如:“小明和小华一起去上学,他在路上捡到了一元钱。”(指代不明,“他”可以指小明或小华)

8. 虚词误用:句子中虚词的使用不符合语言习惯,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例如:“校长和蔼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热情地说:‘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够做好的。’”(“热情”修饰“说”,使用不当)

病句的八大类型有:

(1)词序颠倒;

(2)前后矛盾;

(3)成分残缺;

(4)指代不明;

(5)关联词用错;

(6)重复啰嗦;

(7)搭配不当;

(8)归类有误。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