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止战(《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原文与赏析)

以战止战可否战地无疆_《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原文与赏析

《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原文与赏析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①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②。是故,***人安人,***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方③,信见信④。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仁本第一》)

【注释】①不获意:不能如愿实现。②中人:此指“忠信与仁爱”。③方:通“仿”,效仿。④见信:使人信任。

【译文】在古代,以仁爱作为施政的根本,用正义作为治理民众的方法,这是正当的措施。如果正当的措施不能符合意愿,就该采取权变的措施。此种权变来自战争的需要,并不出于忠信与仁爱。所以,如果***一个人,可以安定其他人,

【评说】《司马法》虽然提倡以仁施政、以德化人,但它并未轻易否定战争。“以战止战”的主张体现了它对战争的灵活与变通态度。因为它揭示了战争的内在规律,此说历来为后世兵家所称道,也为后世主政者所借鉴。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