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记之记四文言文原文和翻译_袁中道《西山十记·翠岩》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袁中道:西山十记·翠岩
袁中道
背香山之额,是谓万安山。刹庵绮错之中,有寺不甚弘敞,而具山林之致者,翠岩也。门有渠,天雨则飞流自山颠来,岩吼石击,涛奔雷震,直走原麓,洞骇心目。
刹后石路百级,有禅院,四周皆茂树,左右松柏千株,虬曲幽郁,无风而涛,好鸟和鸣。于疏林中,隐隐见都城九衢,宫观栉比,万岁山及白塔寺,了了可指。其郊坰之林烟水色,山径柳堤,及近之峰峦叠秀,楼阁流丹,则固皆几席间物。出门即为登眺,入门即就枕簟,虽夜色远来,犹可不废览瞩。
有泉甚清,可煮茗,遂宿焉。风起,松柏怒号,震撼冲击,枕上闻其声,如在扬子舟中驾风帆破白头浪也。予遂与王子定计,九夏居此,以避长安尘矣。
初看这篇记游小品,你也许会觉得它很平淡,但若仔细赏读几遍,一旦顿悟,就会觉得极有韵味。
开始是写“不甚弘敞”的翠岩寺,为了突出它的“山林之致”,只写了寺门前的雨后飞瀑,几笔勾绘,飞流的声势就已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而且这又反衬出翠岩小寺的山野幽趣。但本文的奇妙还不在这里。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上承“入门即就枕簟”写来的,但主要的还在回应前面的“松柏千株”“无风而涛”。入夜之后,忽然“风起,松柏怒号,震撼冲击,枕上闻其声,如在扬子舟中驾风帆破白头浪也。”由枕上听松涛声,而幻入驾风帆破扬子白头浪之境,诗境远拓,反复沉吟咀嚼,确有无穷的诗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