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娘(《唐代民歌·柳青娘》原文与赏析)

柳青娘古筝曲_《唐代民歌·柳青娘》原文与赏析

《唐代民歌·柳青娘》原文与赏析

青丝髻绾脸边芳,淡红衫子掩酥胸。出门斜撚同心弄。意恛惶,故使横波认玉郎。叵耐不知何处去,教人几度挂罗裳。待得归来须共语,情转伤,断却妆楼伴小娘。

《柳青娘》,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五代冯翊子子休《桂苑丛谈》指玄宗时的歌伎说:“国朝妇人有永新妇、御史娘、柳青娘,皆一时之妙也。”故此调是因著名歌伎柳青娘而得名。《柳青娘》原载《云谣集杂曲子》,共有两首,均写歌伎怨情。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此词抒发的是一个被遗弃的歌伎寂寞悲苦心情。开头三句,是词中女主人公的一个“亮相”:她发髻如青丝,容颜秀美,身着淡红衫,绮门拈弄着同心结。同心,即同心结。同心结是由两股彩绳绾成连环回文的形式再抽紧而成的结子,象征男女“恩深情长”,经常作为爱情信物赠品。这首词中女主人公所拈弄的同心结,是她与“玉郎”爱情的证物。作品通过“弄同心结”这一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对情人的思念和期待。“意恛惶,故使横波认玉郎”二句,直接描写期待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恛惶,同 “徊徨”,犹“彷徨”,往返回旋的样子。故,久。使,用。横波,指目光,言其流动明亮如水。认,辨认识别。玉郎,古时女子对相好者的爱称。这二句,既写出了等待时间之长,又写出了辨认的聚精会神。女主人公在门外来回走动,东瞅西望,焦急万分,一心要从人群中认出玉郎来。

下片的首句紧承上片末句而来,写玉郎一去不归。玉郎是

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是

这首词在表面上没有写哀愁,而在骨子里却浸透了哀愁;在表面上没有写希望,而在骨子里却充满了希望。正是这种哀怨和希望的交织,使读者感到温情脉脉,春意绵绵,最足耐人寻味。好像品茗一样,太浓则转苦,太淡则寡味,只有在清淡之中含浓郁之味,在浓郁之中带清淡之气,才能给人一种真正的美好的享受。这首词的意境,就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