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妇言(散文赋《越妇言》原文与翻译、赏析)

越妇言原文及翻译_散文赋《越妇言》原文与翻译、赏析

散文赋《越妇言》原文与翻译、赏析

[唐] 罗 隐

买臣之贵也②,不忍其去妻③,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用心也④。

一旦⑤,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⑥:“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⑦。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⑧,以安民济物为心期⑨。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天子疏爵以命之⑩,衣锦以昼之(11),斯亦极矣(12)。而向所言者(13),蔑然无闻(14)。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 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15)? 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16)。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17)。

〔注释〕

①本篇选自《罗隐集》。越妇,指汉代朱买臣的妻子。因其所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古为越地,故称。②贵,显贵。③不忍,怜悯之意。去妻,即出妻,已离婚的妻子。④仁者,慈爱的人。⑤一旦,一天。⑥近侍,贴身仆人。⑦“吾秉箕帚”二句,意为我做朱买臣的妻子,已有多年了。秉箕帚,拿着清洁工具以备洒扫。指服侍丈夫。⑧通达,指做大官。匡国,治理好国家。致君,致君尧舜,把皇帝变成尧、舜一样的明君。⑨心期,内心所向往的。⑩疏爵,犹言分以爵禄。(11)“衣锦”句,《汉书·朱买臣传》:“上(汉武帝)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里,如衣锦夜行。今子如何?’买臣顿首辞谢。”汉会稽郡辖区甚广,包括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西北部一带地,郡治在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买臣吴人,故任会稽太守为归故乡。(12)斯亦极矣,这也显赫到了极点了。(13)向,向前,过去。(14)蔑(mie灭)然,一无所有貌。蔑,无。(15)“未假(xia霞)度(duo夺)”句,来不及考虑到吗?假,通作“暇”。度,思考。(16)“矜(jin今)于一妇人”三句,意谓只能矜夸于一妇人,而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地方。矜,夸耀。(17)闭气,窒息。

〔分析〕

本篇载罗隐的《谗书》,借历史人物朱买臣与其妻演绎了一个小小的故事,但它已非历史的原貌,而是属于故事新编的再创造了。据《汉书·朱买臣传》所载,买臣原先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其妻不能安于贫贱,终离异而去,后来朱买臣出任会稽太守,见到原来的妻子和她的后夫,就派车将他们接到太守官邸,供给他们食宿,一个月后妻子就自缢而死了。罗隐的这则故事保留了买臣养妻与妻子自尽的基本情节,但妻子的形象已从嫌贫势利的小人变为深明大义的烈女。

文章开头先交代朱买臣显贵之后,收留了已离婚的前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赞扬他有“仁者之用心”。

这是一则寓言式的故事。作者对历史故事进行翻新改造,别出新意,讽刺了那些口称为国家社稷效力而实则贪图荣华富贵的利禄之徒。发妻的“闭气而死”其实显示了作者乃至人民对他们的决绝态度愤慨之意,锋芒逼人。联系罗隐所处的唐末**的时代,野心家纷纷起来,以吊民伐罪、拯世济物为标榜,实质上却是图谋政治权力与富贵享受,可以看出本文的矛头所向与《英雄之言》有一脉相承之处。

在写作上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反衬的方法。首先在对朱买臣的刻划上,以前后对比形成反跌,前面先褒扬其仁人之心、远大之志,层层铺垫之后转跌出他的富贵逸乐,在悬殊反差中突现出他的本质,这就是前人所说的“抬高跌重”之法。其次以朱买臣之妻的品性节操反衬朱买臣的功名利禄之心。作者有意改造史传上所写的买臣之妻的形象,将儒家正统所贱视的女子写成一个以国家社稷为念、不愿苟且偷生的刚烈之妇,更反衬出朱买臣的利欲熏心。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