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 夏衍(夏衍《野草》原文-注释-赏析)

野草夏衍原文_夏衍《野草》原文|注释|赏析

夏衍《野草》原文|注释|赏析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解剖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 “长期抗战” 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来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1941年版《此时此地集》)

赏析 提到杂文,人们习惯把它同辛辣的讽刺、冷峭的讥嘲和诙谐幽默的笔致联系在一起。杂文确实以讽刺见长,如匕首投枪。但是,扶持正义、讴歌光明的歌颂性杂文,亦是杂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夏衍的这篇《野草》就是一篇出色的歌颂性杂文。

野草形象的刻划是本文的重点。作者采用了具体描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方法,鲜明地突出了野草的品格。首先,具体描述了野草在瓦砾和乱石中间挣扎生存的图景,然后从韧性及乐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草得以所向无敌的原因。文章强调指出,小草所具有的力,是一种“生命力”,一种有弹性、有韧性的“长期抗战”的力,而且它从不“悲观和叹气”,是一种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蓬勃向上的力。这里,野草已经完全被人格化了。它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事物本身,而成为正在坚持长期抗战的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