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后序原文及翻译_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1?赵侯德父所著书也2。取上自三代3,下迄五季4,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5,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6,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7,皆是正讹谬8,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9,可谓多矣。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10;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11。名虽不同,其惑一也。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12。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13,丞相时作吏部侍郎14。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15。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16,质衣取半千钱17,步入相国寺18,市碑文、果实归19,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20。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迒21,穷遐方绝域22,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23。日就月将24,渐益堆积。丞相居***25,亲旧或在馆阁26,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27。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28,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29,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30。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31,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32。后屏居乡里十年33,仰取俯拾34,衣食有余。连守两郡35,竭其俸入以事铅椠36。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37。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38。故能纸札精致39,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40。余性偶强记41,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42,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43!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44,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45,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46,不复向时之坦夷也47。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48。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49,衣去重采50,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51,辄市之,储作副本。 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52,意会心谋, 目往神授53,乐在声色狗马之上54。至靖康丙午岁55,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56,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57,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58,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乃去书之监本者59,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60,连舻渡淮61,又渡江,至建康62。青州故第63,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64。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 已皆为煨烬矣65。建炎戊申秋九月66,侯起复知建康府67。己酉春三月罢68,具舟上芜湖,入姑孰69,将卜居赣水上70。夏五月至池阳71,被旨知湖州72,过阙上殿73;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74,精神如虎, 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75,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76,奈何?”戟手遥应曰77:“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78,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79,病痁80;七月末,书极卧病。余惊怛81,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82,果大服柴胡、黄芩药83,疟且痢,病危在膏肓84。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屦之意85。葬毕,余无所之。朝庭已分遣六宫86,又传江当禁渡。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盯7,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88。余又大病,仅存喘息。时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89,从卫在洪州90。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91。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92,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93,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上江既不可往94,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95,遂往依之。到台96,守已遁之剡97,出陆98,又弃衣被,走黄岩99,雇舟入海,奔行朝100。时驻跸章安101,从御舟海道之温102,又之越103。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104,遂之衢105。绍兴辛亥春三月106,复赴越,壬子107,又赴杭。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108。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109,或传亦有密论列者110。余大惶怖,不敢言,遂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111。到越,已移幸四明112。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113,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阖。在会稽, 卜居土民钟氏舍114。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115。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万计求之,其余遂不可出。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116。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117。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118,芸签缥带119,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120,而墓木已拱121,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122;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123,岂人性之所著124,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125,不足以享此尤物耶126?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127,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128,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129,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130,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131。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132。【注释】 1右:右边,以上。以前汉文都是自右而左直行书写的,《金石录》的正文在《后序》之前,所以说“右”。《金石录》:金石学名著,赵明诚编著。金指古代青铜器,石指石刻碑铭之类,此类器物上镌刻的文字,是研究古文字及古史的重要材料。 2赵侯德父:侯,古代五等封爵中的第二等,唐宋时对州郡地方长官的泛称。德父,赵明诚的字,亦作德甫。3三代:指夏、商、周。 4五季: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5钟:古乐器。鼎:古炊器。甗(yan演):古炊器,有上下两层,上层供蒸物用,下层供煮物用。鬲(li力):鼎一类器物,足中空。盘、匜(yi移):盥洗的器具。舀水用匜,承水用盘。尊:酒器。敦(dui对):盛食物的器具。以上都是商、周青铜器的名称。款识:铭刻的文字。 6碣(jie杰):圆形的碑。显人:有地位、有名望的人。晦士:不为人所知的人。7二千卷:指拓本的件数。 8是正:订正。 9史氏:编修史书的官。 10王播:字明敭(yang扬),唐文宗时任尚书左仆射,生平不闻爱好书画,亦未有祸。清朝何焯(义门)校改“王播”为“王涯”。王涯,字广津,唐文宗时宰相。酷爱书画,收藏甚富,后因谋诛宦官事泄被***。死后,人们抢走许多饰有金玉的匣子和画轴,而将书画委弃于道。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因贪赃专横而被诛,抄没他家产时,仅胡椒就多至八百多石。11长舆:晋人和峤的字,其家户丰如王者,而性极吝啬,人讥之为有钱癖。元凯:晋人杜预的字。他酷好《左传》,有《春秋经传集解》。有一次晋武帝问他有什么癖好,他答道:“臣有《左传》癖!” 12建中辛巳: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归:女子出嫁曰归。 13先君:对死去的父亲的称呼,此指李格非。礼部员外郎:礼部是中央掌管礼仪、祭享、贡举的官署,下统四司,员外郎是各司的次官。 14丞相: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他曾任尚书右仆射,宋时属宰相之任,故称之为丞相。吏部侍郎: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调派、升降等,长官是尚书,侍郎是副长官。 15太学: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宋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学与太学,高级官员子弟入国子学,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入太学,实际界限并不严格。 16朔望:阴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谒告:告,请。谒告,即请假。 17质:典当。 18相国寺:北宋国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一个庙宇,每逢庙会,许多人到那里作生意。 19市:购买。 20葛天氏:我国古代传说中大同时代的帝王。 21饭蔬衣綀(shu疏):吃青菜穿布衣,也就是节衣缩食。綀,一种粗布(类似葛布)。饭、衣,均用作动词。 22穷:穷尽。遐方绝域:边远而人迹罕至之处。 23古文:指秦朝以前的文字。奇字:古文的异体字。 24日就月将:日积月累的意思。就,成就。将,进。 25***:指中书省,是当时最高行政机构。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赵挺之为中书侍郎。 26馆阁:宋代修史藏书、校雠的处所,总名叫馆阁。宋初有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太宗时建崇文院,把三馆藏书迁入,又设书库,叫秘阁。赵挺之任相,在宋神宗元丰改官制之后,三馆秘书阁已改为秘书省。清照是沿用旧称,实即指秘书省。 27亡诗:指在《诗经》三百零五首以外的诗。逸史:失传的史籍。鲁壁:汉武帝时,鲁恭王拆孔子旧宅,在墙壁中发现古文《尚书》等。后世便以鲁壁借指罕为人知的秘本。汲冢:意同“鲁壁”。《晋书·束皙传》:“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人名。不biao,姓)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28浸:渐渐地。 29崇宁:宋徽宗赵佶年号(1102——1106)。30徐熙:南唐名画家,善画花木、禽鱼、蝉蝶、蔬果。 31信宿:两夜。再宿为信。 32惋怅:惋惜懊丧。 33屏居:即不做官而退居乡里。34仰取俯拾:仰头取,低头拾。这里指向各方谋求生活所需。《史记·货殖列传》:“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 35连守两郡:从宣和初到靖康元年,赵明诚连任莱州(今山东省掖县)、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两州知州。 36铅椠(qian欠):古代用以书写的文具。铅,铅粉,古人书写有误,便用笔涂上铅粉,改正误字。椠,还未写上字的木版。此泛指校勘、著述。 37签题:题写书名。 38率:一定的标准。 39纸札:纸张。 40冠:超过。 41偶:谦词:把自己很强的记忆力说是偶然的事情。 42归来堂:赵明诚故乡青州宅第的名称。赵明诚服丧去官退居青州与陶渊明辞官隐居写《归去来辞》有相似处,故命名为“归来堂”。43老是乡:终老于这书史之乡。 44簿甲乙:分类编目,登记造册。45请钥:索取钥匙。上簿:登记于簿。关出:领出。 46揩完涂改:揩拭污迹,或涂上铅粉、雌黄(一种矿物,古人书写用黄纸,涂之可以蔽污)。使其完好。 47坦夷:随随便便的意思。 48谬(liao辽)栗:形容心绪不宁。 49重肉:多于一盘的荤菜。 50重采:花色复杂的衣服。51刓(wan完)缺:因磨损而残缺。 52枕藉:指书纵横相迭。53意会心谋,目往神授:形容对书籍极度爱好,意所领悟,心所营谋,目所注视,神所贯注都在书上。 54声色:音乐、女色。狗马:狗和马,指玩好之物。 55靖康丙午岁: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56箧(qie怯):小箱子。 57建炎丁未: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 58长物:多余的东西。 59监本:宋代国子监刻印的书,称为监本,分开出售。60东海:东海郡(今江苏省东北部与山东连接的一带)。 61连舻:大船前后衔接,指船多。 62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63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故第:旧宅。 64期:预定、打算。具舟:备船。 65煨烬:灰烬。 66建炎戊申:建炎二年(1128)。 67起复:旧时官员守丧期满复职,叫起复。 68己酉:建炎三年(1129)。 69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因有姑孰溪,故名。 70卜居:择地而居。 71池阳:今安徽省贵池县。 72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 73过阙上殿:意为入朝见皇帝。过,经过。阙,宫门两旁的望楼,中间为行道。 74葛衣:葛布衣服。岸巾:古人巾帻都覆额,戴着头巾而露额,叫岸巾,表示无拘无束的样子。 75意甚恶:心绪很坏(有觉得不祥的意味)。 76缓急:偏义复词,紧急的情况。 77戟手:以手撑于腰间,如戟形。一般多用于描写骂人时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其激愤的情状。 78宗器:祠堂里祭礼和陈设的器物。 79行在:皇帝外出时临时的住所,此指建康。80病痁(dian店):患疟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痁,有热无寒之疟也。”81惊怛(da达):惊恐忧伤。 82比:及。 83柴胡、黄岑:中医用为辛凉解表、清热燥湿的两种寒药。 84膏肓(huang荒):古代医学家称心尖脂肪或心下边的部位为“膏”,心脏和隔膜之间为“肓”,认为膏肓之间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85分香卖屦:指安排后事的遗嘱。这是用曹操的典故。曹操临死前说:“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姬妾)无所为,学作屦组(鞋带)卖也。” 86分遣六宫: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七月,隆佑皇太后率六宫逃往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六宫:皇后妃嫔居住处,借指后妃夫人等。 87茵褥:垫席和被褥。 88称是:指数量与此相当。 89兵部侍郎:兵部的副长官,管理全**务。 90从卫:随从护卫。 91部送:护送。 92《世说》,指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盐铁论》:汉代桓宽著。 93鼐(nai耐):大鼎。事:件。94上江:长江上游,指今安徽省一带。 95敕局:主管把皇帝诏旨编辑成书的机构,属枢密院。初称“敕命所”,后改局。册定官:主管编辑诏旨的官。 96台: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 97守:指台州太守晁公为。《宋史·高宗纪》:“建炎四年正月丁卯,台州守臣晁公为遁。”剡(shan善):今浙江省嵊县。文中用的是旧名,宋徽宗时已改剡县为嵊县。 98出陆:意指从陆路出海,由台州出海有水陆两路,“走黄岩”为陆路。99黄岩:今浙江省黄岩县。 100行朝:即“行在”,皇帝行宫所在地。101驻跸(bi必):指皇帝出行暂住某处。章安:镇名,在今浙江省临海县东南。 102温:温州,今浙江省温州市。 103越: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 104庚戌:建炎四年(1130)。放散百官:建炎四年十一月,宋高宗下诏让临时***的各级官员(侍从和谏官除处),可以自由找地方居住,不必随皇帝一起行动。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05衢:衢州,今浙江省衢县。 106绍兴辛亥: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 107壬子:绍兴二年(1132)。 108珉:象玉的石头。 109颁金:赠送金人。上赠下叫颁。 110论列:指上书检举弹劾。 111外廷:皇帝在国都之外的听政处,有别于内廷、宫廷而言。 112移幸:御驾转移。皇帝到某地叫“幸”。四明: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 113可:大约。簏(lu鹿):用竹子、柳条等编成的圆形盛物器具。 114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土民: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115穴壁:在墙壁上挖洞。 116吴说:字傅朋,浙江钱塘人,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所书自成一体,叫“游丝书”。曾任福建路转运判官,主管转运军需粮秣等。 117不成部帙:不成部,不成套。帙,包书的套子。 118东莱:郡名,莱州的州治,在今山东省掖县。静治堂:赵明诚在莱州作郡守时的书斋名。119芸签:书签。古人藏书多用芸草驱蠹虫,所以与书有关的物品往往带“芸”字。缥带:浅青色的束书带子。这里指缚在书卷上的带子。 120手泽:原指手汗所润泽,这里指赵明诚手写的墨迹。 121墓木已拱:墓前的树木已经长得有两手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