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秽论战翻译及原文_左传《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齐师伐我。公将战①。曹刿请见②。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③,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④,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⑤,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⑥,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⑦。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⑧,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⑨,曰: 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⑩,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1),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2),故逐之。
【注释】 ①公:指鲁庄公。②曹刿: 鲁国一般士人。③肉食者: 每天有肉吃的人,指大夫以上的官吏。④鄙: 见识浅陋。⑤牺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加: 增加,虚夸。⑥孚:信服。⑦长勺: 鲁地名,在今山东莱芜东北。⑧驰: 驱车追赶。⑨轼: 古代车厢前面扶手的横木。⑩作: 振作。(11)盈: 满,旺盛。(12)靡: 倒下。
【译文】 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人说: 吃肉的人在谋划这件事,你又去掺合什么? 曹刿说: 吃肉的人见识浅陋,不能作长远考虑。 于是入宫进见。
问: 凭什么来作战? 庄公说: 衣食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 小恩小惠不能周遍,百姓不会跟从的。 庄公说: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祷告时不敢虚夸,一定反映实情。 曹刿回答说: 小小的诚心未能使神普遍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庄公说: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洞察,但一定根据情理处理。 曹刿回答说: 这是为百姓尽心办事的表现,可以打一下。打起来,请让我跟随前去。
庄公和他同乘一辆兵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 还不行。 齐军击了三通鼓。曹刿说: 可以了! 齐军大败。庄公准备追击。曹刿说: 还不行。 下车,细看齐军的车辙,然后登上车前横板远望,说: 可以了! 于是就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庄公问他什么缘故。回答说: 作战,靠的就是勇气。第一通鼓振作士气,第二通鼓士气就衰退了,第三通鼓士气就枯竭了。他们的士气枯竭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他们。大国难以捉摸,怕有埋伏。我细看他们的车辙已经混乱,远望他们的旗子已经倒下,所以追赶他们。
【鉴赏】 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运用战略防御原则、以弱胜强的战例。它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因齐桓公 (公子小白) 和公子纠 (鲁国曾予接纳)先前争夺君位的矛盾而起。齐鲁两国交战于长勺,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本文以传神的笔法记载了曹刿自荐破敌的经过,略于对战争情形的再现,而详于对战争胜败因素的分析。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战术上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时机,即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这正是战争中克敌取胜的基本规律。文章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持重机警的杰出才干和后发制人的军事指挥艺术。写法上环环相扣,章法严密,语言生动,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描写,以肉食者的鄙反衬出了曹刿的远谋。
字数:1388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