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简短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邹忌修八尺有余①,而形貌昳丽②。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 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③,自以为不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④;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 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①邹忌:战国时齐国人,齐威王相。齐威王,齐国第三任君主,公元 前336前320年在位,任用田忌、邹忌、孙膑等,改革政治,国力日强,与秦、楚抗 衡,为战国七雄之一。②昳(yì)丽:潇洒漂亮,有风度。③孰:同熟,仔细。④ 私:偏爱。
【鉴赏】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齐相邹忌有自知之明,能正确 地认识自己,从一件小事 中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 理,即一个被偏爱者、敬畏 者、有求者所包围的人,有 可能被溢美之辞蒙蔽而听 不到真话;而一个爱听谀 辞,喜欢吹捧的人,则有可 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小则贻误工作,大则危害 国事。他以切身的经历和 体会劝谏齐威王,要齐威 王大胆纳谏,最终使齐威 王战胜于朝廷。
文章结构紧凑,按照 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 情节,主要写邹忌进谏 和威王纳谏的过程,事 情虽然简单,但写得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第一部分,通过三问三答,以及邹忌面见徐公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 动,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做了细致描绘。比美失败是一件让人难以 启齿的事,但是邹忌把它与劝谏威王联系起来,这就刻画出一个头脑清 醒、目光敏锐、一心为国而又有自知之明,甚至还有一点可爱的智者形象。 第二部分邹忌概括性地叙述了这一过程,推衍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巧妙地向威王进谏。战国时候,很多谋士都擅长对国君采用正面劝谏的 方法,邹忌却不落俗套,采用自身取譬,类比推理的方式进谏。清代吴楚 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评论道: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 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 快哉!
人物形象刻画采用了许多手法,既有外貌描写,也有语言、心理和动 作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容貌出众、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娴于辞令的 谋臣形象,尤其在动作描写方面,颇有特色。邹忌对自己的容貌有些得 意,这通过邹忌朝服衣冠,窥镜和见到徐公后窥镜而自视的细节传 神地表现出来。在邹忌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邹忌口问 目视心思三个举动的刻画,进一步表现邹忌善于思考的特征。文章 用语非常精到讲究,符合人物身份。妻子与侍妾虽然都是服侍邹忌的人, 但是身份地位不同,因而邹忌的问语和她们的答语都有差别,妾的话要比 妻少,显示了妾在家中地位低微,这一细小的差别可以让人体会出人物内 心活动的丰富多彩。
齐威王的形象也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他听完邹忌的谏语后,立 即表达善,乃下令。这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出齐威王勇于纳谏、敢 于听取不同意见的英明果断、虚怀若谷的形象。文章结尾战胜于朝廷, 不但反衬邹忌进谏产生的巨大作用,也说明齐威王纳谏的英明 形象。
作者:汪平秀知识来源: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9-50-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