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韪(韪)wěi,ㄨㄟˇ, 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
2、冒天下之大不韪: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解释,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韪”,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wěi,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韪”的基本含义为是,对,如冒天下之大不韪。
读音是wěi。
基本释义
是;对(常与“不”字连用,指过失或谬误): 冒天下之大不~。
详细释义
〈形〉
1、(形声。从是,韦声。本义:是;对)
2、同本义
韪,是也。——《说文》
犯五不韪。——《左传·隐公十一年》
君子韪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人韪其言。——《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