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是什么之年的称呼
古代人活到70岁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70岁叫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都是指70岁。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人们把70岁叫做"古稀之年”,把70岁生日做的寿仪叫做“古稀寿""。老人70岁叫古稀,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阅报上都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很可能将成为普遍现象
“古稀之年"意思是人到七十岁,出自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的近义词是年逾古稀,反义词是锦瑟年华。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古稀之年”出自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感叹人生蹉跎,能活到70岁,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稀少的。所以古人对年龄是不用数字表示的,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这些年龄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