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竖心旁一个支念“忮”字。
忮,汉字,读音zhì,释义:1.害,嫉妒,狠:「不忮不求,何用不藏?」。2.违逆;刚愎:「不忮于众」。
基本信息
中文名:忮
仓颉码:PJE
拼音:zhì
释义:害,嫉妒,狠;违逆;刚愎
总笔画:7
部首:忄
部首笔画:3
笔顺:捺捺竖横竖折捺
五笔码:NFCY
外文名:stubborn;perverse;aggressive
四角号码:94047
规范汉字编号:U+5FEE
例词:忮狠忮恶忮横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Unicode:CJK
字级:二级
注音字母:ㄓˋ
笔顺编号:4421254
忮:zhi(四声),(声:治),嫉妒的意思。现在用不算多了。“忮”,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ì,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忮”的基本含义为害,嫉妒,如“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引申含义为强悍,如忮毒。在日常使用中,“忮”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固执,如忮刻。
字源演变
“忮”,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心表意篆书之形像心脏,表示心生妒忌;支(zhī)表声,支有排开义表示妒忌有排他性,也表示是一种应当消除的会致使自己犯错的有害情绪。本义是嫉妒。“忮”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