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哪首诗

  • 喜欢学习网
  • 2024-06-03 16:06:01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创作背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这可能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罗隐简介

罗隐,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晚唐诗人。他出生之时盛世大唐已经是昨日黄花,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宦官专权祸乱朝纲,唐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年青时代的罗隐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舒展自己宏大的抱负。谁知连考六次都没有考中,但罗隐不服输,接着考。 前前后后28年,共考了十多次,一直到五十五岁,依然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由于罗隐生于动乱时代,再加上流落不得志的生活经历,养成了愤世嫉俗的思想性格。他的诗文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犀利又耐人寻味。《蜂》这首诗就明显体现了这种艺术风格。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是匠心独运,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果然,接下来,话锋一转,就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不正是那些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人吗?此时,讽刺意味已不言而喻。诗人以反问的语气控诉了那些高高在上、不劳而获之人,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表达对唐朝末年宦官专权、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痛恨之情。

相关文章

  • 跨专业心理学考研是否有要求
  • 哦亚西啥意思
  • 宜昌初中排名
  • 商户单号是多少位
  • big怎么自然拼读
  • 争辩的近义词是什
  • 慢慢开头的成语
  • 柯南集数每集名称
  • 耽美词语的意思
  • 两字好词加四字的好词急用
  • 1983年日历表(1983年日历表带农历表万年历表)
  • 世界上十大恶作剧玩具(世界上最奇葩的恶作剧)
  • 德云社高峰(德云社高峰媳妇照片)
  • 防爆工具中国十大品牌(防爆工具十大名牌)
  • 赖文峰现状(赖文峰个人资料和现状)
  • 世界上最老的体操动作(世界上最老的体操运动员)
  • 北门锁钥是什么生肖(北门锁钥是什么生肖动物百度问对)
  • 世界上最红的恒星(世界十大恒星)
  • 美迪智(美迪智化妆品是正规品牌吗)
  • 世界十大最难象棋残局破解(世界上最难的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