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 喜欢学习网
  • 2024-05-12 15:37:04

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随心所欲不逾矩造句

1、为人处世有法度(原创),随心所欲不逾矩。

2、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廓然无我,只当耳旁风。

3、《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4、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相关文章

  • 跨专业心理学考研是否有要求
  • 哦亚西啥意思
  • 宜昌初中排名
  • 商户单号是多少位
  • big怎么自然拼读
  • 争辩的近义词是什
  • 慢慢开头的成语
  • 柯南集数每集名称
  • 耽美词语的意思
  • 两字好词加四字的好词急用
  • 哈士奇微笑狗恐怖图片(狗的微笑恐怖照片 哈士奇)
  • 世界十大奇异动物双头蛇(世界上的双头蛇)
  • 好听的工会名字(好听的公会名字)
  • 江苏启东暴乱(江苏启东群体事件)
  • 世界上最帅气的名字(世界上最帅气的一个)
  • 世界十大胶原蛋白排名(世界十大胶原蛋白排名表)
  • 2021年7月6日是什么日子(2021年7月6日是什么日子生肖冲什么)
  • 汝南加油站闹鬼事件(汝南加油站闹鬼事件真相加油站闹)
  • 世界上最华丽的头饰(世界十大头饰品牌)
  • 世界十大最漂亮的模特(世界十大最漂亮的模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