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是什么意思

拾遗读音是shí yí,意思是(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2)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遗 [yí]

汉语汉字

遗:yí ㄧˊ,wèi ㄨㄟˋ。《说文解字》:“遗,亾也。从辵、贵声。”乍行乍止是辵之范式。钱贝如中在土上冒头是其范式。辵、贵两范式叠加。如钱贝冒头而走失是遗之范式。

shí yí

常用释义

1.

动〈文〉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反义

遗失

例词

路不拾遗

例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的优秀写照。

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经成为现实。

2.

动〈文〉补充别人著作中的缺漏。

例句

她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3.

动〈文〉唐代的谏官名。

拾遗: (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有成语“路不拾遗”,反其意而用之。例: 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 (2) 补充他人所遗漏的事物。例: 拾遗补阙 (3) 也用来比喻“补充”,采录遗逸事迹。书名中常见, 一种谦虚的说法,也可以当作“外传、杂谈”的意思,如《本草拾遗》、《西湖拾遗》、《西游拾遗》等,是后人自己的补充,并可以想象发挥。 (4) 补录遗漏,指正疏忽,君臣之间亦作规谏。 (5) 比喻容易办到。例句 “光武皇帝。龙兴凤举,取天下若拾遗,何以不及殷汤周武?”——《论衡·齐世》。

上一篇:国产摩托车排名

下一篇:爱字的含义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