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亦真,真亦假,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名言,意为世事难以判断真假,有时看似真实却是虚幻,有时看似虚幻却是真实。这句话也常被引用来形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摘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靠前回》
解释:假的当作真的时候真的就像是假的了,无变为有的地方有也就无了。
甄士隐炎夏伏几盹睡,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上前搭话,二人请他一见此玉,不及细看,被僧夺回,说是已到幻境。于是看到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虚幻境”四个字,两边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