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广奥运会的过程当中,国际奥委会逐渐看到了圣火和火炬接力具有的凝聚人心和宣传奥运精神的力量。1934年,国际奥委会采纳了德国历史学教授卡尔蒂姆通过火炬接力形式将现代奥运会和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连在一起的建议,并决定在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上进行从奥林匹亚至柏林的圣火传递活动。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奥运火炬由此出现。会前,奥组委对火炬的设计提出了要求:火炬必须要能够连续燃烧10分钟以上,并且具有抗天气干扰的能力,如在炎热、暴风雨,或者是倾翻情况下都能保证正常燃烧。1934年秋天,火炬样品送到德国奥委会检测并获得通过,柏林奥组委邀请每位火炬设计人员都参加了火炬的传递活动作为奖励和纪念。这把火炬主要由铁制成,全长27厘米,重450克。火炬体是一根细铁棒,顶端有一个铁环,装有特殊的易燃物质镁,以便在传递过程中迅速点燃。雕刻家把从奥林匹亚到柏林的传递路线刻在了火炬的金属柄上,火炬上还刻着 向传递者致敬的题词。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坦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本届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2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6年8月1日,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并点燃主火炬塔。在那届由于战争阴霾而让运动员蒙受羞耻的奥运会上,圣火像一道阳光温暖着因为体育精神而无畏的勇士们。
奥运火炬传递活动被之后的历届奥运会所继承,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甚至成为不亚于奥运比赛本身的重要活动。
百年奥运留下了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每一届奥运会发行的海报无疑是百年奥运遗产中一道极其亮丽的风景线。
世界上第一张奥运海报是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海报。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奥运会徽(雅典娜女神)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它是孤品,珍藏于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里,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这张会徽宣传画能存留到今天纯属偶然,当时的一组织工作人员在装订呈送国际奥委会的报告的时候,觉得少一个封面,就顺手取了一张用来宣传的彩色宣传画当成封面,若干年以后,国际奥委会寻找第一届奥运会相关会徽图片的时候居然一个也找不到了,翻档案资料时惊喜发现了这张封面,可以说这是一张因偶然而成为无价之宝的奥运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