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公元1470年3月6日至公元1524年1月7日)是明代画家。唐伯虎即唐寅,唐寅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其唐寅的始祖是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
唐寅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不很有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也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唐寅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在于打破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其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明嘉靖二年(1523年),54岁的唐伯虎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他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这正好触动唐伯虎的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并于1524年1月7日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花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