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秋来风景异全诗意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出自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范仲淹 ,词的大意是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全诗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如下: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塞下②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③无留意。四面边声④连角⑤起,千嶂⑥里,长烟⑦落日孤城闭。

浊酒⑧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⑨归无计,羌管⑩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③衡阳雁去:雁是候鸟,秋季,北雁即南飞避寒。传说,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有回雁峰。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之声。

⑤连角:连续不断的画角的乐声。角,古乐器名。出西北游牧民族,鸣角以示晨昏。军中多用作军号。

⑥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⑦长烟:荒漠上的烟。

⑧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造的酒,较混浊。

⑨燕然未勒: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内的杭爱山。勒,记。此谓战争尚未取得胜利。

⑩羌管: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