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x射线

X射线(X-ray)是由高速电子撞击物质的原子所产生的电磁波。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所长伦琴教授在进行真空阴极射线研究时发现了X射线。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其波长为0.01nm~10nm。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医用X射线波长范围大概在0.008~0.031nm之间。

X射线主要是由高速运行的电子群撞击物质突然受阻时产生,人体不同结构密度及厚度都不相同,当x射线透过人体时被吸收的程度就不相同,达到荧光屏或胶片上的X射线量不同,最终在荧光屏和胶片上就会形成黑白对比度不同的影像。

X射线是由电子在高速运动中产生的,当电子撞击到物质时,会产生X射线辐射。X射线的波长很短,能量很高,可以穿透人体组织,被不同密度的物质吸收或散射,从而形成不同的影像。

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

X射线的频率和能量仅次于伽马射线,频率范围30PHz~300EHz,对应波长为0.01nm~10nm[12],能量为100eV〜10MeV[13]。X射线具有穿透性,但人体组织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当X射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经过显像处理后即可得到不同的影像[1]。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