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为什么是国富论

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开山之人,竟然不是经济学家。主修语言、数学、哲学的斯密是一名老师、绅士、社会活动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其写成于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更是在其靠前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发表17年之后,而且《国富论》比《道德情操论》要篇幅更短,因此《国富论》可以说是一本浓缩了道德情操论。

深受启发的几个观点

亚当.斯密的靠前个观点是: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在社会上是不会得到尊重的。这个观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倡的奉献、《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等观点看似是矛盾的。但也只有经历了社会和现实洗礼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斯密的这个观点。

亚当.斯密的第二个观点是:人不仅仅是自私的,还是具有同情心的,有一种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能力。这就像中国老话说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再硬的汉子,在当了父亲以后内心也会变得柔软,哪怕是从电视电影上看到里面的孩子受苦也会难受,也会因为孩子真实的感情流露而会落泪。

亚当.斯密的第三个观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是随着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这就像2020年新冠,全国人民都在响应号召抗疫,但能真正体会到年初武***民的不易,年底石家庄人民艰辛的人,要么是亲历者,要么是临近的城市,距离越远大家会关心,但感触并不明显。这也恰如我们去参加别人的葬礼,参加是种礼节,悲伤程度却在递减。也恰如陶渊明的诗里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