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五脏六腑”是什么?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这属于中医哲学观的分形论。

五脏,即是五大器官极其系统分形藏象。人身五行,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五脏是人体内部器官的代表,是人体内部器官的重中之重

。五脏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母病及子:母脏先病,然后累及子脏;子病及母:子脏先病,然后累及母脏。这种情况下一般病情较重;相乘:即相克太过。可能是克者太旺,或者被克者太虚造成。这种情况下病情容易严重;相侮:即克制不足,反被其克。可能是被克者太旺,或者克者太虚造成。

而六腑,则对应五大系统之外的病徵,在东汉年间由张仲景创立,称为“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它们是五脏的病徵在体内的显现。也就是说,除了体表能看出来的,六腑包含了所有因五脏疾病而带来变化的最显著、影响范围最广的六个器官或系统。

可以这么说,若五脏是一间房屋的基石和柱垒,六腑便是屋顶、墙壁、地面及门窗。

该如何调理身体,补好自己的心、肝、脾、肺、肾?

这个问题小学一年级就明白:在天上~风、热、湿、燥、寒;在地上~木、火、土、金、水;在人体~肝、心、脾、肺、肾的对应关系。做到“天人合一”~这是上古三奇之一的《黄帝内经》经典名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认为:健康长寿是积精累气的过程。《易经》认为:1、积善成德;2、谋事***;3、人的本质:我的都是对的,哪怕错的都是对的。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