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描写的是夏季的大暑节气。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出自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意思是说将甘瓜放入清泉,在凉水中沉入红色的李子。后指用冷水果解暑,或为消夏乐事之称。这形象地写出了夏日用冷水浸泡瓜果解暑消夏的乐事,后来这句话就是沉李浮瓜这一成语的由来。朱李:李子。
原文选段:
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沈:亦作沉。)
译文:
在北场奔驰游猎,在南馆吃喝旅住,将甘瓜放入清泉,在凉水中沉入红色的李子。白日西沉,继以明月,大家共同乘坐车辇,前往后园游玩。
词句注释:
1、驰鹜(wù):奔驰,此处指游猎。
2、旅食:寄人篱下,此处指游乐、食宿。
3、沈朱李于寒水:将李子浸在冰水里,指夏天消暑的生活。
4、匿(nì):藏,指太阳下山。
作品赏析:
这篇骈文是作者曹丕赠与吴质的一封书信,信的主要思想是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怀、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已故友人的悲悼。文中描写吴质将要赴朝歌上任,曹丕远行在外,作此书信以述离别之情,信中回忆了曾与吴质、阮瑀畅游南皮,纵论诗书,设局博棋的美好生活,对文人学友间的感情表示无限的珍惜。今日重游,已物是人非,引起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感慨。全文抚今追昔,怀旧悼亡,娓娓叙来,情意恳切。词语平淡自然,朴素整齐,骈散兼施,直抒胸臆,不用典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大暑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