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送给谁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赠给同志瞿秋白之辞。


瞿秋白的介绍: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中国***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1923年,主编**中央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5年1月当选为**中央局委员。1927年4月至5月任**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1927年5月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6月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1928年7月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背景:

鲁迅的“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人的一生如果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就如亲同手足兄弟,今生今世都应当像一母所生的同胞那样对他。)”是给瞿秋白的一副对联。

当鲁迅希望文本是中国人民醒来,所以他写了很多著名的“匕首”和“枪”的文章,但是对于各种反动文人害怕鲁迅,鲁迅蔑视、贬低鲁迅的战斗意义的文章,说他是一个“家庭风格”,甚至一些进展发表攻击他“封建残余势力”,“双重反革命。”

而瞿秋白的序言则对鲁迅散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因为一些蚊子和苍蝇讨厌他的杂糅感情,”他说,“这种风格证明了它值得与之抗争。”后来,屈在上海,与鲁迅秘密会面。双方进行了长谈,相互赞赏。鲁迅写了这副对联来感谢你。意思是,你不会有亲密的朋友。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