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意思是什么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意思是:他人送给我桃子,那么我就回赠他李子。

常常用来比喻人跟人之间应该礼尚往来,有礼有节。

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全句的意思是: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原意是指西周卫武公受到人民爱戴,就应作为楷模,以报答人民,后人简洁为“投桃报李”成语。

《大雅·抑》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篇,相传为卫武公所作。全诗十二章,前三章,每章八句,后九章,每章十句。首章从哲与愚的关系说起,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来作规劝讽谏。第二章指出求贤与立德的重要性。第三章转入痛切的批评。第五章至第八章,进一步说明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作者特别强调对待臣民的礼节态度,和出言的谨慎不苟。第九章至末章是恳切地告诫周平王应该认真听取自己的箴规,否则就将有亡国之祸。


原文: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译文:

看你招待贵族们,和颜悦色笑盈盈,小心过失莫发生。看你独自处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休道“室内光线暗,没人能把我看清。”神明来去难预测,不知何时忽降临,怎可厌倦自遭惩。

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不犯过错不害人,很少不被人仿效。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注释:

友:指招待。

辑:和。

遐:何。愆(qiān):过错。

相:察看。

屋漏:屋顶漏则见天光,暗中之事全现,喻神明监察。

云:语助词。觏(ɡòu):遇见,此指看见。

格:至。思:语助词。

度(duó):推测,估计。

矧(shěn):况且。射(yì):通“斁”,厌。

辟:修明,一说训法。

淑:美好。止:举止行为。

僭(jiàn):超越本分。贼:残害。

鲜(xiǎn):少。则:法则。

童:雏,幼小。此指没角的小羊羔。

虹:同"讧",溃乱。

荏(rěn)染:坚韧。

言:语助词。緍(mín):给乐器安上弦。


创作背景:

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幽王昏庸残暴,宠爱褒姒,最后被来犯的西戎军队***死在骊山。幽王死后,宜臼被拥立为王。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70年),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秦襄公等以武力护送平王到洛邑,东周从此开始。其时周室衰微,诸侯坐大。

平王施政不当,而《大雅·抑》作者卫武公则是周的元老,经历了厉王、宣王、幽王、平王四朝。

厉王流放,宣王中兴,幽王覆灭,他都是目击者,平王在位时,他已八九十岁,看到自己扶持的平王品行败坏,政治黑暗,不禁忧愤不已,写下了这首诗。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