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和诸葛亮是一个人吗

孔明和诸葛亮不一定是同一个人,要看是不是同一个叙述对象了。

孔明是诸葛亮的字,在三国演义中,常以它代诸葛亮。但是以孔明为字为名的人,却不只诸葛亮一人。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

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


诸葛亮的称呼: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有两个称呼,是因为我国古代独特的冠名方式。古人在一声中通常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真正的名字,还有一个别名,称为“表字”。通常来说,在小孩子出生之后,由父亲来为其命名第一个名字。而到了成年的时候(古人称为及冠),则会获得第二个名字,也就是他的“字”。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冠名方式,其实是由那个时候的文化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名是供长辈和自己来称呼的。比如说,诸葛亮就经常自称“亮”。而对于“字”来说,大部分是供平辈之间的称呼。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个人在成年之后,由于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个成年人,需要开始接触社会上的各种人,而如果别人直呼其名,未免有一些不礼貌,如果有一个东西来代替名字的话,就比较合适了。

因此,古人就在一个小孩成年的时候为其起一个“字”,来供其平辈之间相互称呼。像诸葛亮这样的,刘备总是称呼他为孔明,不会称其为诸葛亮。


诸葛亮的生平: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