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是什么意思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意思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汐。恨:遗憾。

这句诗出自于:北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完全自然的客观的“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水”,就是一个纯自然的存在,于“我”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一个远方的风景,等着我去游览。这时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每个人少年青年时代那高高悬在前面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挥洒着汗水,忍受着痛苦,一路之上,留下了千般的遗憾和万般的不舍,只是为了心中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在理想没有实现之时,我们就像这首诗的第二句所说的“未到千般恨不消”,所有已或多或少实现了自己年青时的理想的人,回想过去,大概都能深切理解这种“千般恨不悄”。

原文: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观潮》的创作背景:

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观潮》的主旨赏析: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了。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可以忘记了,烟雨、江潮也似有还无了。

苏轼借《观潮》为题,表达了诗人一种由妄念躁动之中恍然超越、豁然达观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

上一篇:辽阔的什么

下一篇:兹是什么读音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