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是: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这句话出自:战国·屈原《离骚》。漫漫:即漫漫,遥远貌。修:长。

诗人愿为楚国的变法图新作一个开路的先驱者。可是当时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存在着革新和守旧两派的斗争。诗人举出贤君激励怀王效法,举出暴君的做法警戒怀王。但由于怀王昏聩守旧,弃约变心,结果是“党人”猖獗,世风腐败,连诗人精心培养的人才,也都从俗变节。诗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遭遇排斥。面临险恶的政治环境,诗人曾产生过退隐的念头,但最后仍表示为坚持正义而九死不悔,决心坚守自己修洁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


原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1,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2,总余辔乎扶桑3。

折若木以拂日兮4,聊逍遥以相羊5。

前望舒使先驱兮6,后飞廉使奔属7。

鸾皇为余先戒兮8,雷师告余以未具9。


注释:

1、漫漫:即漫漫,遥远貌。修:长。

2、咸池:神话中日浴处。

3、扶桑:日出所拂之木。

4、若木:***之处之木。

5、相羊:通“徜徉”,徘徊。

6、望舒:神话中给月神驾车的神人。

7、飞廉:神话中的风神。属(zhǔ):跟随。

8、皇:通“凰”。先戒:先行而戒备。

9、雷师:雷神。


译文: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鸾鸟凤凰为我在前戒备,雷师却说还没安排停当。


作品介绍: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作者介绍: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郢都也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亡。刘向辑《楚辞》收录其作品二十余篇,主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