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又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2012年8月21日,北京采取多项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
奥数委员会职责:
1、选定试题;
2、确定评分标准;
3、用工作语言准确表达试题,并翻译、核准译成各参加国文字的试题;
4、比赛期间,确定如何回答学生用书面提出的关于试题的疑问;
5、解决个别领队与协调员之间在评分上的不同意见;
6、决定奖牌的个数与分数线。
考试分两天进行,每天连续进行4.5小时,考3道题目。同一代表队的6名选手被分配到6个不同的考场,独立答题。答卷由本国领队评判,然后与组织者指定的协调员协商,如有分歧,再请主试委员会仲裁。每道题7分,满分为42分。
高斯数学通过学习数学发展脑区功能,培养终身受用的思维。事事皆数学建模。数学思维的本质是建模,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翻译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推导出决策模型,然后把数学模型还原为日常生活的解决方法。小至每天上下班走哪条路,大至制定年度规划考虑投入产出,都是数学建模。从小学好数学,培养思维能力。很多人会说,把数学学好,竞赛获奖,冲击华附省实执信等重点公校重点班。其实,学好数学不是为了做题考试,名校也不是招考试竞赛厉害的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只是顺便把竞赛、考试、名校拿下罢了。很多数学知识,虽然日常生活中并无应用,但却在锻炼着孩子的逻辑推理、归纳分析、空间想象、数字敏感度、统筹决策等等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