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工业重镇顺德的腹地,有这样一座幸福指数奇高的村居。
上世纪90年代,村里确定了工业区、农田保护区、居民住宅区等三大功能区。12年前,村里开始发放长者福利金,现向年满55周岁的老人发放500元/月。500元里有一半江义市场电子购物卡,鼓励他们到集体企业里去消费。
这可不是一天一月的招式,而是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做了十年、二十年,一晃到了2014年底,村子成为2014中国最美村镇60强。“江义村”脱颖而出,成为新农村发展课题里的热门之一。
至善方能至美。来到江义村游览,看到村里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村民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我们能感受到村居治理者的善良。培根说,利人的品德就是善。江义村的成功,就在乎村民考虑更多的不是个人的发展,而是他人的发展、集体的发展,是村民们的共创共享,这是一种宝贵的“江义精神”。
因为是共创共享,所以经济上来了,环境没有付出代价,反而有了建设投入,变得更加优美;工业企业上百家在此进驻,农田基塘也得以保留,仍有5000亩之多;民营经济活跃了,集体经济同样发达,每年3600多万元的集体收益,成为江义村福利基金的强大支撑。
百善孝为先。江义村老人地位高,福利好,幸福指数高就不足为奇了。调查显示,决定老人幸福与否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上是否困难与精神上是否孤独。在经济方面,江义解决得非常好。早在2001年,江义村就成立了全顺德第一个长者福利基金,初始时,向年满65周岁的长者每月发放60元,经过资金的充分利用如建设物业,以及发动社会各界的捐助,现时,基金净资产达到3800多万元,连同股份分红以及新农保待遇,解决了长者们的后顾之忧。
在精神文化层面,村里也十分重视。江义村5200多常住人口,极少有离开村子外出谋生的。居家的日子,一家人老少同堂,和睦祥和;每逢节假日,全村人一起联欢,其乐融融。能容纳1000人的江义影剧院定期举办联欢活动,比如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演出、送别参军人员的“送君晚会”、粤剧私伙局等众多活动,精彩纷呈。
幸福美丽的江义是令人羡慕的,江义村的做法,能否推广开来,造福更多的村居百姓呢?只有深入探寻并研究江义村民共创共享以“善”为核心的“江义精神”,才能找到窥见江义的幸福密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期待“江义村”能够遍布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