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中学官网(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近日,南京大学毕业生陈时鑫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毕业论文致谢,得到多家媒体的竞相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陈时鑫老家在四川大凉山冕宁县的偏远农村,其家境贫寒,但一直努力学习,考上了985的南京大学,并在毕业前就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的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

复盘一下陈时鑫的经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具有很高的学习天赋,这是他取得如此成绩的基础。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在中考时考上了成都的石室中学。

石室中学,简称成都四中,也就是成都著名的“四七九“中的“四”。常言道,考上“四七九”,一只脚就踏入了重点大学的大门。这个“四”的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1年,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蜀郡那学,后人称为“文翁石室”。两千多年来,该学校一直延续至今,演变成今天的知名的重点高中——石室中学。

对一个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孩子来说,眼界和综合素质将极大影响其天赋的展现。就像他在致谢里说的一样,高中时“巨大的城乡差距让我变得自卑”,接受采访时也说“最开始听不懂英语老师的口语”。在石室中学的这3年里,他收获的不仅是成绩上的进步,更多的是弥补了眼界和综合素质的差距,让其学习的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来大学、直博就更加显得水到渠成了。

毕竟高中环境还比较单纯,弥补起来还比较容易。试想一下,如果他大学才走出大山,他的人生可能就是另一番场景了,能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同时,陈时鑫的故事也生动说明了一个道理,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越要努力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