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历时九十八年,传五世十一帝。

元朝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元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1、扩大了我国的版图,使**地区和台湾地区正式列入中央管辖范围,这才成为了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创立了行省制度,与之能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这为我国现今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3、民族融合,元朝时,各民族之间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并且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为如今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4、文化昌盛,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5、发达的中外交通,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其陆路更是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比如说马可•波罗。其海路更是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这些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对欧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元朝的介绍: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上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加世俗化。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