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
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中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4~7 月约占发生总数的70%。比较严重的雹灾区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冰雹的危害最主要表现在冰雹从高空急速落下,发展和移动速度较快,冲击力大,再加上猛烈的暴风雨,使其摧毁力得到加强,经常让农民猝不及防,直接威胁人畜生命安全,有的还导致地面的人员伤亡
内蒙冰雹最多的城市
内蒙冰雹最多的城市,中国最大的冰雹出现在内蒙古呼兰浩特。下冰雹这一天,这座城市仿佛一下子从夏天进入到了冬天,到处都是冰雹形成的冰层,将停在地上的车辆都掩埋了不少,至少有50辆汽车被冰雹形成的洪流卷走,城中道路无法出行,居民被迫困在家中,有超过200座房屋被冰雹砸坏和压坏,很多工厂也遭到破坏并被迫停工。
什么是冰雹?冰雹最容易在哪些区域出现?
冰雹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中国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冰雹发生区域广,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大气候区内均可发生,但以温带地区发生次数居多。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地区,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这种分布特征和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及地形有关。我国雹灾严重的区域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受地形影响显著,地形越复杂,冰雹越易发生。
中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自治区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降53天,最少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申扎28.0天,安多27.9天,索县27.6天,均出现在青藏高原。
萍乡特大冰雹是那一年
萍乡特大冰雹事件发生在2008年4月25日下午。当时天气突然转变,颜色也由晴朗变为阴沉,之后突然发生暴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冰雹直径达到2厘米以上,威力极其猛烈,严重影响了萍乡市区及周边县市的生产和生活。据统计,此次天灾造成萍乡市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元人民币,数万人受灾,数百幢房屋倒塌、损毁,农业和林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占灾害总损失的60%以上。此后,萍乡市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抢险救灾和重建工作,使灾后的城市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