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中的菽指的是大豆,菽是豆的总称。
关于“五谷”的争议,解释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两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和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于五种,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很大差异。
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而习惯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大豆的介绍: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稻:
稻指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
菽:
菽指豆的总称,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稷:
稷又称粟,俗称小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的总称。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麦:
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或者专指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