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2010年小孩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

时隔18年,高考再次在7月份举行

从1977年到2002年都是7月份高考

2003年起改为6月份进行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几位

经历过7月高考的高中教师

他们感叹、追忆、对比7月高考

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故事

1

考场里电扇吹着冰块解暑

7月高考,大家担心闷热的天气会影响到考生。

“记得1983年我是在原武钢四中参加高考的,与今年一样也是7月,只不过是7日、8日、9日考3天。当时,天气确实很热,舅舅给我送来了一台红山花牌台式电扇,考场的监考老师为每个教室送来了冰块,让我们在酷暑中平静了许多。”武钢三中物理教师石践说,那时的考场里没有空调,用电扇降温,有时还会使用冰块。

1989年7月7日,北京市第五中学的一个考场内,考生正在答题。1989年北京市共有34841人参加了文史、理工和外语3个科类的考试。新华社记者杜捷 摄

对于冰块降温,武汉三中高三教师张儒玲有着特别的记忆:“来武汉上大学后,我给亲戚家弟弟送考时,看到考点附近工作人员正在运巨大的冰块,很惊讶。原来,武汉的考场是用电扇吹着冰块降温的,我很是羡慕。”

1997年,石践当上武钢三中总务处主任,为高考服务了20多年。在她的印象里,高考几十年发生着巨大变化:冰块已退出历史舞台,教室里安装了空调,主考会根据规定通知开启空调为考生降温;以往高考前,石践要提前给每个教室挂好钟,后来又改为电子计时;如今很少有考生骑车去参加高考了,都是全家人出动送考;高考当天相关道路会实施交通管制,对车辆限行……

石践记得,2010年,她的女儿在钢城四中参加高考,雨下得很大。“我很羡慕今天的孩子,有空调,有帐篷,有全社会呵护,真的是太幸福了。”石践说。

2010年,石践(左一)送女儿到钢城四中参加高考。石践提供

2

骑着自行车赶考

石践亲历了从旁观者、考生到监考老师、送考者、高考服务人员的转变。2018年,她撰文《我与高考的四十年》,回忆高考往昔。

1983年7月,石践参加高考。那个年代的家长是普遍不送考的。石践从当时的武汉冶金建筑专科学校(现为武汉科技大学)骑自行车到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去考试,差点被公交车撞了。她的父亲听说后吓了一跳,最后一天坚持骑车带着她去考试。坐在父亲所骑自行车后座、从红钢城码头江边回家的情景,石践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是1993年参加高考的,那一年是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5科的第一届。”时隔多年,武汉三中高三(9)班数学教师张儒玲对考试的过程记忆深刻。考前两天,学校派车把她和同学从南平镇送到公安县城。那个时候,家长都要干农活,很多学生都是由哥哥、姐姐送去考试。

“我的哥哥也送考了,他住在县城的朋友家。我和同学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里。每次去考点,都是我自己走过去。”张儒玲回忆,哥哥负责她考试3天里的伙食。当年要陪送的都是从很远的地方到县城考试的学生,送考者的任务是安排考生的生活。现在送考的情景就大不相同了,不仅全家总动员,家长还会制作加油横幅,购置“战服”,给孩子送花、拍照片、拍视频,满满的仪式感。

2018年6月7日上午,武汉市第十二中学高考考点,一位父亲身穿马到功成的T恤和女儿在考场外合影。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3

随身备着人丹和十滴水

“那个时候虽然没有空调和冰块,但每个考生手上都有人丹、十滴水,可以带进考场。”张儒玲说,临考前,老师会提醒家长和学生备足人丹和十滴水,以防万一。她对人丹印象颇深——每次出发前,她会从包装盒里抽出一个圆柱形的塑料小瓶子,装进背包里。“听说其他考场有学生因为紧张而中暑,就用上了。”

如今的考生使用的是高考专用文具袋,里面装有文具、身份证、准考证、撕去商标的矿泉水、风油精。“防暑药品一般都是考点准备着,考生不用自己带了。”张儒玲说。

2019年6月8日,武汉高考考生走出考场。长江日报记者金思柳 摄

“其实,高考真的就是考心态。”张儒玲说,当年,她被分到考点的最后一间教室。原本可容纳30人的考场只有七八名考生,但她专心答题,不顾其他。考试第一天下大暴雨,她怕淋湿了着凉,带了一件外套。监考老师要求把外套放在前面的凳子上,她笑着说:“请帮我保管着,我走的时候还要拿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好心态,她成为全班唯一一名考上大学的女生。在此次考前动员会上,她向班上学生分享自己当年高考的故事,并特别鼓励两名同样被分到最后一个考场的学生。“无论是炎热还是下雨,各个考点都做了详尽的预案。”

2020年,张儒玲和儿子一同经历特殊的高三时光。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石践介绍,高考的服务理念在不断提升,饮用水安全、桌椅高度、教室采光、桌面是否光滑平整、空调噪声是否超过规定分贝、教室温度是否适宜……每个细节都彰显出对考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反映出全社会对高考的关心程度。

长江日报出品 文字:记者杨幸慈郭丽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