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禁食是指周期性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时正常饮食热量的0%~25%摄入,其他时间里的饮食正常。间歇性禁食的方案有多种。可以以一星期或者一个月为周期,在每一个周期里的固定时间进行禁食。间歇性禁食一般是指18-36小时内不进食,但可以喝水、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比如每周禁食2天,可以选择一周的中间一天和周末的一天进行,两个禁食日不要连着,禁食间歇的时间尽量保持平衡。
有研究证实,BMI>24的超重的个体在经历30周左右的间歇性禁食后,体重有显著性的下降,且减重的脂肪比例相比于传统控制饮食的方法更多些。
有研究解释是间歇性禁食可以造成能量缺口,使身体处于饥饿或应激状态,促进身体释放更多的胆固醇,并允许身体利用脂肪来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有利于降低身体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这对于超重者来说,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很有利。
间歇性禁食适用的人群范围是:没有其他健康问题的超重人群,并且尽量保证在非断食日摄食比较丰富,身体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样执行禁食方案是比较安全的。
但对于BMI在21左右的个体来说,减脂或减重的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带来负面情绪问题。
如果平常吃的就少还坚持断食,连续18小时以上不摄入食物,机体为了维持血糖水平,就会分解部分蛋白质进行供能,从而使瘦体重下降。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或食欲失控的情况。
尽管IF对超重者来说是一种新兴有效的减重方法,但是IF还尚未被研究透彻,建议先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不同的身体对禁食的反应,以及禁食对健康的影响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