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伟大科学家(中国最伟大科学家排行榜)

1、杨振宁

杨振宁毋庸置疑,排第一。他是第一位获诺奖的华人,这个荣誉已经超过其他人。在物理学界,他更为著名的是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是现代物理学的主要进展之一,是20世纪后50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现代粒子物理研究框架的基础。

2000年,Nature评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杨振宁位列其中。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个排名,我想杨振宁当之无愧是中国最牛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2、邓稼先

邓稼先,用原**和氢弹护卫新生中国的国防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钱学森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有了他的巨大贡献,我们才能如此快地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强国。钱学森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4、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为国家氢弹从原理到构形作出了重要奉献。于敏为中国氢弹研发做出来重大贡献,据说世界上氢弹只有两种构型,于敏的算一种,其他的都是同一种。原**和氢弹对于国家安全来说,意义不言自明,所以于敏对于国家的贡献非常大。

5、屠呦呦

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奖的科学家,青蒿素治疟疾是诺奖成果,也是世界级成果。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

最伟大,这个头衔过分主观,又容易过分扩大化。不过既然大家都在讨论,我也说说我认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吧,是不是伟大乃至最伟大,留给大家评说吧。

第一个是墨子。现在说起墨子,都会提到百家争鸣,都会说到兼爱非攻,这是倾向于他的政治主张。实际上墨子的科学成就也非常高,不仅仅是历史书上提到的小孔成像,他的学说包括时空理论、运动学、数学、几何、逻辑、光学、机械等,虽然在今天看来非常简陋粗糙,但在他的时代是具有绝对的超时代特性的。可惜,后来帝王们只重视权术,墨子的学说,无论是科学的还是政治的,都渐渐被抛弃。

第二个是徐光启。严格来说,徐光启本身没有多高的科学成就,但他将西方的科学理论翻译成中文,如《几何原本》,把外国的先进科学介绍进中国。有人称徐光启是"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次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给封建时代中国的最后一次机会。可惜,可惜。

第三个是沈括。他的主要作品是《梦溪笔谈》,沈括在数学、物理、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很高的成就。

第四个是张衡。他在天文、机械、地震等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无人能及。

他们四个只是按照我想起来的顺序写的,不是按照成就高低排序的。

如果是近现代,还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等众多科学家。

我只想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来力所能及的成就,我们再用“最伟大”之类的目标去评价他们,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中国有哪些最著名的科学家

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茅以升、于敏等。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3、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4、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5、于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钱学森

参考资料来源:——邓稼先

参考资料来源:——茅以升

参考资料来源:——于敏

参考资料来源:——华罗庚

列出中国最牛的5位科学家,你会选谁?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很多,他们为人类福祉、为中华崛起、为民族希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和敬仰的民族英雄。若要选出中国最牛的5名科学家,还是很难的,从贡献度、影响力等来看,我个人认为有以下5位科学家。

一、钱学森

钱学森,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伟大的物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也是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让中国导弹和原**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他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众多领域中极为少数的巨星之一,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他是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钱老还是新中国留学归学人员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他曾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在加州任职,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他毅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即便回国之路非常艰辛,他也没有放弃归国。

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这样评价他: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这样的理由也是够直白。

二、邓稼先

他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研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成功设计了中国原**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人民非常尊敬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祖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而且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这种奉献精神最是崇高无私。

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快步推进了至少10年,终赶在全面禁核试验前,达到了实验室的模拟水平。邓稼先默默奉献、不计名利、舍生忘死的爱国无私精神,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学习的楷模。

三、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是一个“真正能让我们吃上饱饭”的男神,他的伟大贡献毋庸置疑,我认为全世界人民真的都应该感谢他。

袁老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他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心研究,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袁老的杰出成就不仅是中国级的,更是世界级的,影响了全球全人类。

袁老被称为“当代神农“实至名归,他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在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又为世界和平与进步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四、杨振宁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贡献。他是当今全球公认的伟大科学家,成就比肩爱因斯坦,唯一的中美俄三院院士。

在美国杨振宁一直是“活着的爱因斯坦”,富兰克林学会1994年公告明确指出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杨振宁四人同列为最伟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他30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颠覆了物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个领域13项世界贡献举世闻名。丁肇中在杨振宁70岁生日时说过,提到20世纪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是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三是杨振宁的规范场。

五、屠呦呦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多年从事西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她突出的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尤其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获得拉斯克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的最高奖项。

当然在医学方面,还有我们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无双国士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以及无数默默无闻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都是伟大的逆行者,最可爱的人,向所有医者致敬!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有袁隆平、竺可桢、钱伟长、侯德榜、童第周等。

1、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2、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3、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4、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5、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扩展资料

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和成果挂钩的,说白了所谓的成果无非就是发表文章或获得专利权。

这对于一位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我们总强调科学家应该首先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你如果想以科学发现为职业,就必须从精神上有一种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内质,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随着科学研究成了一种社会建制,特别是当现代科学活动出现了***主导的特征之后,科学就一下子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科学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科学家

中国有哪些做出巨大贡献并闻名于世的科学家?

1、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科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元勋。他隐姓埋名工作28年,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之父”。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他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2、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是我国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他一生研究成果卓著,写有10多部著作,200多篇论文。他平生大力推广和普及“优选法”和“统筹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

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地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和不朽的功勋。

4、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

周培源是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5、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

钱三强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和奠基者,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