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节这天,一般会吃以下几种节令食物:粽子、雄黄酒、煎堆、绿豆糕等等。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叫做龙舟节,日期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吃什么的具体回答,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和了解。
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端午粽有许多种形状,比如正三角形、正四角形、长形、尖三角形等等,主要有甜、咸两种味道,相传这一习俗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这样鱼虾就会被粽子的味道吸引,从而保护了屈原的遗体。
2、雄黄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这一习俗也与屈原有关,人们将雄黄酒倒入江中,用来药晕水里的鱼虾,保护屈原的遗体。
3、煎堆
煎堆是一种油炸面食,也叫做麻团,具有软糯香甜的口感,端午节吃煎堆,多在广东和福建一带地区比较常见,在民间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说法。
4、绿豆糕
过了端午后,就到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们为了清热降火,便会在端午节前后吃绿豆糕,相传这一习俗也与伍子胥有关,伍子胥被抛入钱塘江后,百姓们在端午节这天准备了伍子胥最爱吃的绿豆糕,以此来纪念他。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许多,比如:划龙舟、洗草药水、祭龙、拜神祭祖、食粽、放纸鸢、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其节令食物和风俗习惯都有许多。关于端午节吃什么以及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的具体回答,希望这些相关内容可以给各位美食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