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的意思是指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
一、典故出处
1、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唐·司马贞《索隐》:“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3、“短音竖。竖褐谓褐衣而竖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4、唐·颜师古注:“裋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褐,毛布之衣也。”
5、《史记·孟尝君列传》:“而士不得短褐。”
6、《汉书·贡禹传》:“家赀不满万贯,妻子糠豆不赡,短褐不完。”
7、《史记·秦始皇纪·论》引贾谊句:“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8、《集解》引徐广句:“‘裋’一作‘短’,小襦也,音竖。”
9、《捂裆书·甲午年腊月记》:“巨子曰:‘窃以为:短褐者,裋褐也。短,音术。’宗师曰:‘待我考之。’”
10、《墨子·公输》: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二、例句
1、但凡你有灵,求你睁开眼,看看我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短褐穿结的家庭。
2、复赛中,他拿到“短褐穿结”一词,只知道“短褐”一词的他凭借着对词语释义的理解,推敲出整个成语的写法。
3、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弊举,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谓何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