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唐玄宗晚年时期,剧中的“圣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历史上李隆基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老百姓和文武百官对他的丰功伟绩都感到很钦佩,于是在朝廷的指引下,将其称为圣人。
唐玄宗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756年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唐朝十分重视道教,他们不仅把老子、庄子这些道家的代表人物称神、称圣,还将道教列为国教。在唐玄宗时期,圣人的数量有那么几位,比如唐玄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都曾被称为“圣人”。人们之所以会把唐玄宗称为“圣人”,是因为他在执政前期开创的开元盛世,百姓们对他的功绩感到钦佩,将其称作“圣人”。其《礼记》上也有记载,三皇五帝因为功绩被称为圣人、圣君,都是来自百姓对皇帝的敬仰,《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唐玄宗晚年时期,听信谗言没有好好治理国家,而是将国家之重任交给了林九郎,导致朝廷**。后期唐玄宗荒废政事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有很多史册资料圣人专门指皇帝,《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